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四川以多種形式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實踐要求,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制定了《在全省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沉到一線掌握真實情況和民情民意,確保調研結果有深度、有價值、有實效。
四川擁有豐富的農業自然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農業經濟總量不斷跨上新臺階,糧食產量超700億斤,15項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新形勢下,如何立足實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四川多部門派出調研小組,走進田間地頭,聽取農戶意見建議。四川國土面積的八成多是山地和高原,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東部的盆地和低山丘陵區,這些區域地塊高差大、面積小、水土涵養能力弱,給機械化作業帶來了很大制約。
仁壽縣“天府糧倉”建設富加鎮金鐘村土地整治項目
此外,四川還以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結合水利工程建設等,對田塊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實現耕地散田變大田,提升農業規?;?、機械化水平。
種好糧還要守好田。在主題教育中,四川把“嚴守耕地紅線,保護好產糧寶地”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正有步驟地推進全域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新增亂占耕地等問題加大督查力度。
仁壽縣“天府糧倉”建設富加鎮金鐘村土地整治項目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當前,四川正結合主題教育部署開展全行業全區域調研問需,聚焦耕地綜合整治、農業帶頭人培育、農業產業發展、科技興農等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逐一對照、研究解決。不久前,四川印發《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行動方案》,提出一系列農業生產產業化、規?;?、職業化等政策措施,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鄧斌在項目現場接受采訪時講到:“我們堅持耕地保護優先序,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推動耕地數量、質量和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實現耕地可持續利用。”
該項目是四川土地集團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建設天府糧倉戰略決策部署的重要實踐。